发布日期:2025-01-10 14:10点击次数:90
而从下半年的数据来看杠杆炒股指软件,三季度已经有近30名银行人已遭遇终身禁业处罚。
上海“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的影响力还在扩大。
根据上海医保局向《健闻咨询》公布的最新数据,自7月26日系统上线试运行以来,4个多月来,太平洋健康险公司(以下简称“太保健康”)、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这2家保司和12家上海的公立医院共同交出了181单赔付、1200余名商保客户授权的成绩。
虽然赔付数量不多,但上海直赔“高速公路”的跑通,令业界热议不断。健闻曾在两个月前发布《上海,商保正式进入公立医院结算,城市“多层次医保体系”时代到来》,数月来,多地医保部门、商保公司开始向上海一站式结算的参与方取经,也有期待多元支付方式的药企密切关注。
近期,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亦在《中国医疗保险》杂志上发文《推动“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的思考》,他在文中指出:“推进‘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意义重大,下一步这项业务可以结合国家医保局正在开展的医保钱包(一人一账)、一人一档、一药一档、长期护理保险等应用和政策进行发展。”
地方医保部门的探索,国家医保部门相关人员的表态,让相关方愈加确信:“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未来已来。
上海医保局透露,首批纳入12家公立医院后,近日上海医保局已经开放了第二批医保定点医院“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的报名。截至目前,上海市主动报名的医院已超过了一百家。“这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医院接入的意愿很强。”上海医保局的相关人员表示。
保司的意愿也很强烈。上海医保局的相关负责人告知《健闻咨询》,除目前接入的2家保司之外,12月底还将有4家保司完成上海“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的签约。此外,还有4家保司在内部立项流程中,预计2025年1~2月完成签署。“此后,目前市场上有一站式结算能力的保司,后续基本就都会接入了。”该负责人表示。
上海从布局到扩面的速度,超出了多方预期。但历经多年,“医保+商保”的一站式结算终于不再是作秀和噱头,具体业务的开展样貌正愈加清晰。
回顾过往,一站式结算曾在多地、多个保司中有过探索,但最终都效果寥寥。
早在2020年7月,济南医保局就上线过“保医通”服务平台。在短短2年间就办理了38万余笔理赔业务,但该系统没能做到直赔,而是将平均赔付时间由10余天缩短为1天。保司也曾有独自的探索,2009年由泰康独立上线的院内直赔“健保通”服务,目前连接全国1000多家医院。但直赔所接的医院都是泰康一家一家谈下来的,这意味着接入每家医院都要半年的时间和数十万元以上的“入院费”。
此次上海的商保一站式结算直赔系统,不仅由医保局牵头搭建平台,并实现实时结算,以城市为单位进行全面布局,让各方看到一站式结算的新解法。
当业界看到“高速公路”后,越来越多的具体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未来一站式结算成本如何分摊?最令医院头疼的垫资问题如何解决?上海、浙江、济南等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多种“医保+商保”网络与数据支持模式,哪种模式会成为未来主流?
望向未来,各方迫切希望掌握更多答案。
上海:一站式结算加速
首批纳入12家公立医院后,上海在几个月内就放开了第二批试点的报名,最新一批的报名申请递上来,上海医保局发现自愿报名的医院竟然超过了100家。
“这远比我们想象中多。”上海医保局的相关负责人说,开放一站式结算医院的报名不限于公立医院,只要是医保定点医院都可以,医保局鼓励以二三级医院为主,因为这类医院发生直赔的情况较多。一级医院想报名也可以,主要看医院意愿。
要知道,15年前,泰康在国内尝试推行一站式结算时进展缓慢,其中最大的阻碍就是医院缺乏动力。
自7月26日直赔运行以来,完成的181笔直赔业务中,绝大多数的直赔业务以门诊为主。
当前看,直赔案件的数量不多,主要原因是参与试点的保司和上线产品少。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为商保客户提供直赔服务,需要先获得用户授权,“现在签约人数不多,只有1200人左右,按发生率计算,发生直赔的保单就更少了。”前述负责人解释。
从目前看,太保健康和国寿两家保司,分别在直赔系统上接入了各自的一款产品,全市共有两款商保产品在院内进行直赔结算。
具体而言,太保健康上线的是一款名为“蓝医保”的百万医疗险产品,提供个人住院责任的直赔服务;国寿上线的则是一款团体员工福利保险产品,这款产品为基金型,适用简单赔付责任,提供门诊责任直赔。值得注意的是,国寿曾和上海多家医院合作,布局直付、快赔业务,拥有技术积累,迁移到新系统上面非常丝滑。
两家保司是否会陆续把多款商保产品接进一站式结算?
对此,太保健康的一位负责人告诉《健闻咨询》,目前,正在计划对个人保险产品的住院责任都提供直赔服务,也在考虑将团体产品纳入服务名单,“应该会很快”。至于对赔付效率要求更高的门诊直赔,太保健康目前正在开发AI理赔大模型,未来也将覆盖部分产品的门诊责任。
接入的保司数量会不会扩围?
如开头所述,上海医保局透露,12月底还将有4家保司完成上海“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的签约。“成熟一家就接一家。我们还在催促现有的两家保司增加产品,如果产品不多,对医院吸引力也不大,医院、保司、保险产品都要在一站式结算中扩围。”前述负责人强调。
至于“医保+商保”直赔对保司和产品的要求,负责人称,“保险产品审核规则要简单,不能太复杂,也要评估保司的接入能力。”这是因为交互系统要求秒级响应,保司如果还是传统的人工审核,没有机器审核,也没有开发能力。“做不好还不如不接入。”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医保+商保”的一站式结算系统,究竟是怎么建设的?上海采取的办法是,上海医保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各自建立信息平台,对接各自领域的单位。
具体而言,医保部门搭建的服务平台对接医院,上海医保中心免费给医院提供接口,由医院自行改造,改造成本不高,医院信息科或供应商即可胜任;金融监管部门建设的服务平台对接保司。两平台之间再搭建对接通道。最终,在医保、商保两个服务平台与平台通道,一共三个方面完成三个“封装”。在业内,这也被称为“双平台一通道”模式。
在“双平台”交互的标化数据包括三类:一是客户身份识别,也就是医院查询患者是否有直赔资格;二是结算类数据,如门诊、住院明细,患者主诉等;三是医保商保对账并进行结算。
上海“双平台一通道”的系统建设也十分迅速。“上海6月底召开推进会,用一个月实现建设平台,实现12家医院中的部分上线。后又经过两个月磨合,到9月底迭代后,实现12家医院全部上线。”上海医保局介绍,这些改造和磨合完成后,再有新的保司和医院接入,如法炮制即可,效率会提高很多。
上海医保局透露,把视野再拉长,未来一站式结算计划是全面覆盖上海的医保定点医院。
但高效的上海模式,其他地区能复制吗?
双平台、单平台,各地一站式结算玩法不同
上海之外,多地探索过一站式结算。但结算模式与上海的“双平台一通道”多有不同,目前还存在两种“单平台”的结算模式。
以济南、苏州为例的是第一种。这种模式中,医保或医院将经个人授权后的相关数据提供商保公司使用,商保公司据此开展快赔结算。换句话说,医保和商保的一站式结算是在一个平台系统上进行的。
例如济南,上线了医保与商业保险数据授权共享系统,商保公司可查询医保报销信息,进行线上一键赔付;而苏州,由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牵头,与医保签署协议后,将基本医保报销数据上传金融监管部门的平台,保司据此进行一站式结算。
但这种简单高效的模式,也存在一些令业界担忧的风险。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在文章《推动“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的思考》中也有表示,这种模式简单高效快捷,但如果将医保的结算数据直接共享给商保机构,会引发参保人员数据安全的担忧。
以四川为例的是第二种单平台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商保公司的产品规则,内置于医保系统中,最终在医保系统内实现“医保+商保”的一站式结算。浙江的惠民保结算也与此模式类似,通过规则内置,纳入医保一站式结算通道。
这种模式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上量,是其他模式所不能比拟的。但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每次新增商保产品,都要对医保系统进行改造,新增计算逻辑。后续要接入系统的产品增多,医保系统就会显得复杂累赘,可能不堪重负,拉慢产品上线节奏。而且医保和商保耦合度过高,双方中任意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安全。
在“双平台一通道”模式中,商保平台出现问题,医保平台仍可以正常运营,商保结算回到以前事后报销的逻辑。上海医保部门在评估之后,选择了这一更为保险的模式。
“商保规则内置于医保系统内的模式更适用于惠民保等单个产品。”上海一家试点保司的负责人马威(化名)也表示,“双平台一通道”模式更具有普适性,“它属于轻模式,逻辑清晰干爽”。
付超奇在其撰写的文章中,也更为推崇“双平台一通道”模式,它既解决了个人医保数据的安全问题,又解决了医保和商保各自的边界问题。
不过目前关于哪种模式将在更大程度上被推广,仍无定论,还处于各地试点阶段。
除了牵头方是政府的模式外,在一些地区也有TPA公司(即第三方保险中介机构)在其中搭建一站式结算平台。这类公司利用已有的医院或保司资源,发挥中介作用,对接双方。
马威认为,医保部门下场进行一站式结算的搭建工作后,TPA公司的生存空间或许将减小。“TPA公司的接口不可能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保司接入不同TPA公司都需要改造接口,这都是成本,“就像手机充电口,没必要每个品牌都做一个,不如由主管部门统一下来。”
当然,也有保司广泛关注不同的模式。他们并不在乎各地一站式结算系统是不是由医保局牵头建设,“对我们而言,只要能用最低成本给客户提供直赔服务就行,各种模式我们都在密切地关注。”一家未参与上海试点工作的保司相关负责人王鑫(化名)表示。
保司之忧
业内对上海模式的热议也引起了王鑫的关注,她最关心的是“高速公路建成后,上面跑了多少辆车”的问题。
除了上海,王鑫也观察了其他城市的一站式结算工作。她意识到,一站式结算服务量还未实现爆发式增长。“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在没有量的情况下,业界空谈未来,是否为时过早?”
对于上海参与试点的保司而言,量不算多,除了保司仍比较谨慎,放入的保险产品还不算多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他们:许多商保客户并未意识到自己享有直赔服务,没有向保司授权,可以将数据直接传给保司。“授权客户不够多,直赔服务量自然无从谈起。”
保司希望通过一些场景,将客户授权数迅速提高。除了随申办和每年缴费时进行提醒外,目前,相关保司还在考虑和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合作,在支付中内置提醒,获得用户授权。也就是说,当微信或支付宝识别到商保客户身份和支付场景为医院后,通过弹窗或其他方式提醒客户享有直赔服务,询问是否授权,“这样应该会增加不少的量”。
谁来垫资,则是医院最为关注的话题。
此前,一站式结算时医院缺乏动力,其主要症结便是垫资问题。绝大多数医院无法接受垫资,某中部地区头部医院国际部主任曾透露,之前其所在医院开通直付时遇到很多困难,“医院要给保司垫付医疗费,但我们一月一次审计,垫付就成为烂账”。
在各地试点中,出现了多种垫资方式。在上海,保司是先向保交所缴纳一笔备用金,作为商保患者的垫资费用,供保交所和医院结算。当这笔钱消耗到某种程度时,保司再补全,以此形成动态循环。
在浙江,保司将惠民保保费的5%交给医保经办机构,当作备用金。每月15日,经办机构代保司向医院垫付费用,20日,保司再将钱交给经办机构,年终再进行清算。
在TPA公司牵头的一站式结算模式中,则由TPA公司垫资,这也是这类公司收取费用的一大依据。
保司担心之处还在于一站式结算导致的错误理赔。
由于实时结算后,商保不可能找客户追讨理赔错误的部分,这些损失将全部由保司承担,更会给保司带来监管压力。
为了防止有人钻规则漏洞,故意骗保,监管部门对保险理赔要求极严。“不是保司不接受,现在是监管部门不接受(赔错的损失)”。一位头部保司的商业健康险负责人黄健(化名)表示,要推行一站式结算,需要理顺监管压力和快速理赔的矛盾,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认可。
黄健建议,监管部门可以建立事后处罚机制,允许极低概率的错赔出现,给予创新空间。
最后,成本也是很多保司观望的重要原因,“上了直赔,虽然客户服务体验上去了,但发现成本比原来还高?那保司还值不值得加入?”
在上海,目前两家参与试点的保司,向保交所缴纳了一笔平台建设费用,未来其他保司接入,应该也会缴纳此费用。建设费用外,每产生一笔订单,保交所可能也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具体价格还在商议,保交所也在听取其他保司意见,目前还是以推广为主,让更多客户用上。”
《健闻咨询》也感受到不同保司心态的不同。积极参与试点的保司是一种心态,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计成本,先将事情做起来;但对于不想掉队、跟随潮流的保司而言又是另一种心态,成本一定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们愿意在上海模式中先跑一步。至于未来在全国接入其他地区,一定会考虑成本。”一家参与上海模式的保司工作人员表示,他所期待最好的模式是目前保司与上海公立医院衔接的接口,未来能在全国标准化进行推广。这样对保司而言,不用再进行修改接口的数据细节,成本最低。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和演进,都不可能有既安全又标准的参考答案。随着一站式结算的演进,各方或许只有在勇敢的实践中,去寻找新的解答了。
举报 文章作者健闻咨询
相关阅读 丙类药品目录有望明年推出!医保商保协同发展六大任务明确明年医保商保衔接的一个看点就是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
226 12-16 21:36 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管理,坚决防范医保基金当期赤字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管理,坚决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严格基金全流程管理,确保基金应收尽收、应付尽付、账实相符,坚决防范医保基金当期赤字。
312 12-14 20:05 三部门:不得将含穿山甲成份的药物新增纳入医保范畴 16 12-04 11:01 国家版医保影像云上线!未来14亿人健康大数据将如何赋能?未来,连接14亿人健康数据的医保影像云,不仅会促进医疗机构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的连续贯通,还可为医疗机构、临床医生诊疗、AI辅助诊疗、云存储、商保公司等进行数据赋能,推动医疗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共进。
857 12-02 20:23 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工作正式启动 32 12-02 15:3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下一篇:没有了